LED照明產品“質量門”回顧 頻發事件引反思
近年來,質監局、國檢總局、工商局紛紛對全國各地的LED照明產品、節能燈、道路照明、消防應急燈具、電光源等進行質量抽查,令人驚訝的是,各項公布結果顯示LED照明產品合格率偏低,劣質情況令人擔憂。
廣東省質監局8月21日公布自鎮流LED燈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,此次抽查檢驗發現17批次產品不合格,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73.9 %。耐特森照明、普利亞、箭牌、比亞迪照明等品牌的部分LED燈不合格。其中,歐司朗、歐普等知名品牌也赫然出現在黑名單上。問題產品涉及到意外接觸帶電部件的防護、潮濕處理后的絕緣電阻和介電強度、機械強度、故障狀態、防火與防燃等項目。
今年3·15期間,上海市質監部門現場抽檢當地一家大型節能燈市場,發現大量產品不合格,普遍存在用“鹵粉”代替“三基色粉”原料、以次充好現象;其他一些城市抽檢結果也顯示,LED節能燈合格率大多低于50%。具體到消費體驗上,往往表現為購買LED節能燈比傳統燈具花費更高價錢,使用壽命卻不長,容易燒壞、變暗,或完全達不到其應有的照明效果。